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,生物识别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室主任,博士生导师。1984年、1988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学士、硕士学位;2004年获吉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。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,是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教授,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委会委员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委员,中国电子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委员,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委员,吉林省生物识别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,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多个项目评审专家。是“生物信息学与智能信息处理2016年学术年会”会议主席和程序委员会主席,吉林省制造业服务化巡讲专家。
近几年负责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基于滑动窗口组件式长链RNA结构预测模型的lncRNA胃癌耐药研究 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批准号:61471181)“带假结的RNA二级结构预测新方法及其针对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学应用研究(项目批准号:60971089)” 等项目2项,负责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“嵌入式虹膜身份认证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(财建[2012]258)”、“嵌入式人体穴位识别应用系统研发与产业化”(财建【2010】341号)、“视频车流量监测系统研发及产业化(财建[2011]329)”项目,负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“面向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具有协同功能的PDM研发(财建[2009]537号)”、“面向数字内容的交互式动画引擎平台研发及产业化(财建2013【757】)”项目,此外,负责省部级项目6项,负责其他纵向项目4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,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,负责横向课题多,获得国家专利10项。在IEEE ACCESS、FRONTIERS IN GENETICS、fgene、CURRENT BIOINFORMATICS 、GENES、Journal of Electronic Imaging、吉林大学学报(工学版)《计算机研究与发展》等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30余篇,其中,SCI检索60余篇,出书1部。
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、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